医方信息:

[主题]:水杨梅
[拼音]:Shuǐ Yánɡ Méi
[英文名]:Thinlear Adina Fruit, Fruit of Thinleaf Adina
[别名]:水杨柳、水毕鸡、串鱼木、水石榴、水金铃、鱼串鳃、绣球柳、沙金子、白消木、水红桃、水荔枝
[来源]:药材基源:为茜草科植物细叶水团花的地上部分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duba rubella Hance 采收和储藏:春,秋季采茎叶,鲜用或晒干。8-11月果实未成熟时采摘花果序,拣除杂质,鲜用或晒干。
[性状]:性状鉴别 茎呈圆柱形,有分枝。表面灰褐色,有细纵皱纹及灰黄色类圆形皮孔。质硬不易折断,断面皮部成片状,木部呈纤维状,黄白色。气微味微苦。果序由众多小蒴果密集成头状,呈圆球形,直径3-10mm,棕黄色,粗糙触手,搓揉后小蒴果很易脱落露出果序轴。小蒴果倒圆锥开,长3-4mm,淡黄色,先端有5裂的宿萼,内有4-8枚种子。种子棕色,外被毛,长椭圆形,两端并有狭窄的薄翅。气微味略苦涩。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:木栓层可风1-4列切向延长的石细胞环带,并具髓部,髓部细胞增厚,木化。余与根相似。参见“水杨梅根条”果实横切面:外表皮细胞长圆形,大小不一,外被非腺毛,非腺毛1-5细胞,角质层具纵皱纹理。表皮内方为薄壁组织,可见数个小型维管束分布其中,少数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;最内为2-4列石细胞,壁厚。种子横切面呈三角形或半圆形,外被单细胞非腺毛,先端2叉或偶有3叉,并向外反卷,种皮细胞壁略增厚,微木化;胚乳及子叶薄壁细胞含众多糊粉粒。
[药理作用]:抗菌:水浸剂及煎剂用试管稀释法,1:100对金黄色葡萄菌、溶血性链球菌及阴道滴虫,1:10对各种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。从水杨梅中分离提得2个活性成分,为甲其鞣花酸类化合物,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。
[功能主治]:清热利湿;解毒消肿。主湿热泄泻;痢疾;湿疹;疮疖肿毒;风火牙痛;跌打损伤;外伤出血
[用法用量]:内服:煎汤,15-30g;或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水含漱。
[各家论述]:1.《广西中草药》:清热解毒。治风火牙痛,痢疾,皮肤湿疹。 2、[《中医杂志》(6):32,1966]:治发烧和水泻。
[临床应用]:治疗菌痢及肠炎:主要用于急性病人,据666例观察,治愈率达89.2%。绝大部分病例于3日内见效,平均服药6.5天。对使用其它抗痢药不敏感的病例,本药亦具疗效。曾追访部分病例,复发率低于2.4%。对慢性菌痢及急、慢性非特异性肠炎,也有效果。用法:取全草1两,水煎,当茶饮;或用花果序(干鲜均可),干品5钱,煎沸或用沸水泡15分钟后去渣饮用;或用片剂,成人1.5~2.0克,日服3次。对某些口服困难或慢性病例,可用全草2两的煎剂加200毫升温水行保留灌肠,每日1~2次。如制成注射剂使用,亦具同样疗效。实验证明,本药浸出液对痢疾杆菌在10%浓度即显抗菌作用。 此外,用水杨梅内服或外用(冲洗或制成栓剂),对阴道滴虫病亦有较好疗效。
[摘录]:《中华本草》
[出处]:出自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
[原形态]:水杨梅,落叶小灌木,高1-1.5m。小枝细长,红褐色,被柔毛;老枝无毛。叶互生:叶柄极短或无;托叶2,与叶对生,三角形;叶纸质;叶片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3-4cm,宽1-2.5cm,先端渐尖,基部宽楔形,全缘,上面深绿色,无毛,下面淡绿色,侧脉稍有白柔毛。头状花序球形,顶生或腋生,盛型 直径1.5-2cm;总花梗长2-3cm,被柔毛;花萼简短,先端5裂;花冠管状,长5-10mm,紫红色或白色,先端5裂,裂片上部有黑色点;雄蕊5,花丝短;子房下位,2室,花柱细长,超出花冠1倍以上。蒴果楔形,长约3mm,成熟时带紫红色,集生成球状。种子多数,细小,长椭圆形,两端有翅。花期6-7月。果期9-10月。
[生境分部]:生态环境:生于低海拔疏林中或旷野。 资源分布:分布江苏、安微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四川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台湾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[化学成分]:含有果胶(Pectine)8.5%,树皮含鞣质,在球状花果序中还分出熊果酸(Ursolic acid)、β-谷甾醇、土当归酸等。花、果序经预试含儿茶素类化合物;齐墩果酸、β-谷甾醇。
[鉴别]:理化鉴别 取果序5g,加乙醇20ml,置之不理水浴上回流10min,滤过,滤液作以下试验:1.取滤液1ml,置之不理蒸发皿中,水浴蒸去乙醇,残渣加醋酐数滴使溶解,再加态酸1滴,先显桃红色,继转紫红色,最后呈污绿色;置紫外灯下观察,显黄绿色荧光。(检查甾类)2.取滤液1ml,加1%三氯化铁溶液1滴,显墨绿色。(检查酚性化合物)
[性味]:味苦;涩;性凉
[归经]:肺;大肠经
[复方]:①治菌痢,肠炎:㈠水杨梅全草一两,水煎,当茶饮。㈡水杨梅花果序五钱,水煎(或滚开水冲泡一刻钟,去渣),每天服三次。(《全展选编·传染病》) ②治风火牙痛:㈠水杨梅二两,水煎,日含漱数次。㈡水杨梅叶适量,食盐少许,共捣烂,塞虫牙孔内。(《广西中草药》) ③治皮肤湿疹:水杨梅全草、三角泡、蚂蚱勒、苦地胆各适量,水煎洗患处。(《广西中草药》) ④治外伤出血:鲜水杨梅叶或花,捣烂外敷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