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方信息:

[主题]:马钱子
[拼音]:Mǎ Qián Zǐ
[图片]:Array
[英文名]:SEMEN STRYCHNI
[别名]:番木鳖、苦实把豆儿(《飞鸿集》),火失刻把都(《纲目》),苦实(《本草原始》),马前,牛银(《本草求原》),大方八(《中药材手册》)。
[来源]:为马钱科植物马钱成熟种子。果实成熟时采摘,除去果肉,取出种子,晒干。
[性状]:干燥成熟的种子呈扁圆形,钮扣状,略弯曲,边缘微隆起,常一面稍凹下,另一面稍突起,直径1~3厘米.厚3~6毫米,表面灰棕色或灰绿色,密生匍伏的银灰色毛茸,呈辐射状排列,有丝光,底面中央有一稍突出的圆点,边缘有一小突起,在圆点与小突起之间有一条棱线。质坚硬,难破碎,破开后种仁淡黄白色,稍透明,角质状。纵切面可见心形的子叶。无臭,味极苦。毒性剧烈,口尝宜特别谨慎.以个大、肉厚、质坚者为佳。 主产印度、越南、缅甸等地。 马钱子历来多为进口药,现我国云南有马钱藤,经测定种子含番木鳖碱,可以代替进口马钱子。生药外形与马钱子相似,长径20~30毫米,短径15~22毫米,中央厚6~10毫米,每个重1.3~2.7克;外面密被棕白色至棕色,光亮的绢毛,自中央向四周辐射状匍匐排列;种脐在种子中央,珠孔在种子的边缘。
[炮制]:马钱子粉:取砂子,置锅内炒热,加入拣净的马钱子,炒至呈深黄色并鼓起,取出,筛去砂子,刮去毛,研粉。油马钱子:取拣净的马钱子,加水煮沸,取出,再用水浸泡,捞出,刮去皮毛,微晾,切成薄片。另取麻油少许,置锅内烧热,加入马钱子片,炒至微黄色,取出,放凉。 《纲目》:"或云以豆腐制过用之良。"
[功能主治]:散血热,消肿,止痛。治咽喉痹痛,痈疽肿毒,风痹疼痛,骨折。并治面神经麻痹,重症肌无力。通络止痛,散结消肿。用于风湿顽痹、麻木瘫痪、跌扑损伤、痈疽肿痛。 ①《纲目》:"治伤寒热病,咽喉痹痛,消痞块,并含之咽汁,或磨水噙咽。" ②《中药志》:"散血热,消肿毒。治痈疽,恶疮。"
[用法用量]:内服:入丸、散,1~2分(一日量)。外用:醋磨涂,研末吹喉或调敷。
[注意]:孕妇及体虚者忌服。 《本草经疏》:"气血虚弱、脾胃不实者,慎勿用之。"
[贮藏]:置干燥处。
[临床应用]:①治疗面神经麻痹 将马钱子湿润后,切成薄片,1.2钱约可切18~24片,排列于橡皮膏上,贴敷于患侧面部(向左歪贴右,向右歪贴左),约7~10天调换1张,至恢复正常为止。一般轻症贴2次即可。治疗15000人次,约80%有效。 ②治疗重症肌无力症 将马钱子用水泡(冬天温水,夏天凉水)10~14天,去皮,放入煮沸的花生油内,文火煎约30余分钟,至焦黄色(以手击之即碎为度)时取出,拌于滑石粉内以吸去油质,约经10~14小时筛去滑石粉,再以清水冲洗1次.待干后研粉即可服用。开始每日1.5分,分3次服,逐渐增至每日3.2分或4分。试治3例,2例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,1例无效。其中1例先用新斯的明等治疗,开始疗效尚好,以后渐减,改用马钱子治疗,肌力渐恢复,握力增加,无复视感,能自理生活。 ③治疗结核病 曾用马钱子药蛋试治颈淋巴结核、结核性腹膜炎、慢性纤维性空洞性肺结核合并胸膜炎各1例,均有一定疗效。方法:取马钱子4钱砸碎(对形成窦道的颈淋巴结核加川黄连1两),用开水浸泡1小时,再放入鸡蛋7个,文火煮1小时,将蛋捞出,用冷水浸泡片刻,再放回原药液中泡1小时,即成马钱子药蛋,捞出放凉处备用。每天早晨空腹服药蛋1个,7天为一疗程。间隔7天,再继续下一疗程。一般用2~4个疗程。煮蛋和泡蛋的过程中谨防将蛋弄破,破蛋应弃去,不能服用。1例颈淋巴结核取得很好效果;1例结核性腹膜炎经用抗痨药物治疗4个多月无明显效果,加用马钱子药蛋经三个疗程,腹部包块消失,大便正常,仅于触诊时肝区及右下腹有不明显的索状物,又续服药蛋2个疗程后痊愈出院;另1例慢性纤维性空洞性肺结核合并胸膜炎,胸腔积液,10天内抽胸水4次,经加用药蛋二个疗程后,胸水全部吸收。此外,对3例肺门淋巴结核,使用药蛋后也有明显效果。但对其他一些肺结核病人,在抗痨化学治疗的同时加用盐酸士的宁,都未见效果。 ④治疗子宫颈糜烂 取马钱子仁置香油中炸后滤去药渣,然后加入适量凡士林,调制成软膏备用.先用过锰酸钾水冲洗阴道,揩净阴道、子宫颈口的分泌物,将带线的棉塞蘸马钱子油膏放于糜烂处,线尾留在阴道外,经6小时后取出.每日或隔日上药1次,6次为一疗程,未愈者可继续二、三个疗程。观察34例,13例痊愈,20例有效,1例无变化。 ⑤治疗痈肿 取马钱子投入铜锅内,加麻油炸至呈深黄色时取出,刮去毛,研成细末,用米糊为丸或装胶囊(平均1粒马钱子制4粒)。成人体壮者,每天3~4丸,临睡前用米汤1次送服。孕妇、体弱或6岁以下儿童禁服。治疗1500余例,均获明显效果。
[摘录]:《中药大辞典》
[出处]:《纲目》
[原形态]:马钱(《纲目》) 乔木,高10~13米。树皮灰色,具皮孔,枝光滑。叶对生,叶柄长4~6毫米;叶片草质,广卵形或近于圆形,长6~15厘米,宽3~8.5厘米,先端急尖或微凹,基部广楔形或圆形,全缘,两面均光滑无毛,有光泽,主脉5条罕3条,在背面凸起,两侧者较短,不达叶端,细脉成不规则的网状,在叶的两面均明显;叶腋有短卷须。聚伞花序顶生枝端,长3~5厘米,直径2.5~5厘米,被短柔毛;总苞片及小苞片均小,三角形,先端尖,被短柔毛;花白色,几无梗,花萼绿色,先端5裂,被短柔毛;花冠筒状,长10~12毫米,先端5裂,裂片卵形,长约2.5~4毫米,内面密生短毛;雄蕊5,花药黄色,椭圆形,无花丝;子房卵形,光滑无毛,花柱细长,柱头头状。浆果球形,直径6~13厘米,幼时绿色,成熟时橙色,表面光滑。种子3~5粒或更多,圆盘形,直径1.5~2.5厘米,表面灰黄色,密被银色茸毛,柄生于一面的中央,另一面略凹入,有丝光。
[生境分部]:生长热带。分布印度、越南、缅甸、泰国、斯里兰卡等地。
[化学成分]:含番木鳖碱(strychnine)、马钱子碱(brucine)、α-及β-可鲁勃(α-, β-colubrine)、番木鳖次碱(vomicine)、马钱子新碱(novacine)、依卡精(icajine)、番木鳖甙(loganin)等。
[鉴别]:(1)本品粉末灰黄色。非腺毛单细胞,基部膨大似石细胞,壁极厚,多碎断,木化。胚乳细胞多角形,壁厚,内含脂肪油及糊粉粒。 (2)取本品干燥种子的胚乳部分作切片,加1%钒酸铵的硫酸溶液1滴,胚乳即显紫色;另取胚乳切片,加发烟硝酸1滴,即显橙红色。 (3)取本品粉末0.5g,加氯仿-乙醇(10:1)混合液5ml与浓氨试液0.5ml,密塞,振摇5分钟,放置2小时,滤过,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对照品,加氯仿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(附录Ⅵ B)试验,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甲苯-丙酮-乙醇-浓氨试液(4:5:0.6:0.4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斑点。
[含量测定]:照高效液相色谱法(附录Ⅵ D)测定。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硅胶为填充剂;正已烷-二氯甲烷-甲醇-浓氨试液(42.5:42.5:5:0.35)为流动相;检测波长为254nm。理论板数按士的宁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。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士的宁对照品适量,加醋酸乙酯制成每1ml含0.4mg的溶液,即得。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(过三号筛)约0.5g,精密称定,置具塞锥形瓶中,精密加入氯仿25ml与浓氨试液1ml,密塞,轻轻振摇,称定重量,放置24小时,再称定重量,用氯仿补足减失的重量,充分振摇,滤过,精密量取滤液10ml,置分液漏斗中,用硫酸溶液(3→100)提取5次,每次15ml,合并硫酸液,加浓氨试液调节pH值至9~10,用氯仿提取5次,每次20ml,合并氯仿液,蒸干,残渣加醋酸乙酯溶解,转移至10ml量瓶中,并稀释至刻度,摇匀,即得。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4μl,注入液相色谱仪,测定,即得。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,含士的宁(C21H22N2O2)应为1.20%~2.20%。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 ( 附录Ⅵ D) 测定。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;乙腈 -10mmol/L 庚烷磺酸 钠与 20mmol/L 磷酸二氢钾等量混合溶液(用 10% 磷酸调节 pH 值为 2.8 )( 21 : 79 )为流动相;检测波长 260nm 。理论板 数按士的 宁峰计算应不低于 5000 。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士的宁对照品 6mg ,马钱子碱对照品 5mg ,分别置 10ml 量瓶中,加氯仿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,摇匀。分别精密量取 2ml , 置同一 10 ml 量瓶中,用甲醇稀释至刻度,摇匀,即得(每 1ml 中含士的 宁 120 μ g 、马钱子碱 100 μ g )。 供试品溶液 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(过三号筛)约 0.6g ,精密称定, 置具塞 锥形瓶中,加氢氧化钠试液 3ml ,混匀,放置 30 分钟,精密加氯仿 20ml ,密塞,称定重量,置水浴上回流提取 2 小时,放冷,用氯仿 补足减失的 重量,摇匀,通过铺有少量无水硫酸钠的滤纸滤过,弃去初滤液,精密 量取续滤液 3ml ,置 10ml 量瓶中,用甲醇稀释至刻度,摇匀,用微孔滤膜( 0.45 μ m )滤过, 取续滤液 ,即得。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 供试品溶液 各 10 μ l ,注入液相色谱仪,测定,即得。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, 含士的 宁( C 21 H 22 N 2 O 2 )应不低于 1.20% ,马钱子碱( C 23 H 26 N 2 O 4 )应不低于 0.90% 。
[性味]:苦,寒,有毒。 ①《纲目》:"苦,寒,无毒。" ②《本草原始》:"味苦,寒,大毒。"
[归经]:归肝、脾经。
[复方]:①治喉痹作痛:番木鳖,青木香、山豆根等分。为末吹。(《医方摘要》) ②治缠喉风肿:番木鳖仁一个,木香三分。同磨水,调熊胆三分,胆矾五分,以鸡毛扫患处。(《唐瑶经验方》) ③治痈疽初起,跌扑内伤,风痹疼痛:番木鳖(入砂锅内,黄土拌炒焦黄为度,石臼中捣磨,筛去皮毛,拣净末)、山芝麻(去壳,酒炒)、乳香末(箬叶烘出汗)各五钱,穿山甲(黄土炒脆)一两。共研末。每服一钱,酒下,不可多服,服后避风,否则令人发战栗不止,如人虚弱,每服五分。(《救生苦海》马前散) ④治中耳炎:㈠番木鳖一个,以井水磨汁滴耳内。(《光华医学杂志》11:38,1933)㈡马钱子五钱,焙黄去毛皮,然后用胡麻油一两煎之,至漂起为度,去马钱子,留油备用。治疗时先洗去脓垢,然后漓入药油两滴。一日二次。(内蒙古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) ⑤治脚气,手足麻痹,半身不遂,小便不禁或自遗:番木鳖(去皮,磨细粉)六分,甘草(细粉)六分。炼蜜为丸40粒,每日三次,每次1~2粒,食后温水送服,连服七日,停七日再服。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 ⑥治骨折:马钱子、枳壳。每斤生马钱子加甘草一两,同置缸内用冷水浸泡,每日换水一次,16天后将马钱子毛刮净,切片晒干,用细砂炒成黄色,再浸在童便中(冬季2~3周,夏季4~5天),然后用流水冲洗一天半,阴干碾细。枳壳(生熟皆可),用童便浸泡2~3天,取出用水洗净,阴干碾细。将马钱子粉与枳壳粉按1:2混合即可,也可制为蜜丸。成人日服三次,每次2克,极量一日8克。儿童酌减。同时进行断骨复位,小夹板固定。孕妇、高血压、高烧及精神病人慎用。服药量大时,出现肌肉抽搐,患处跳动感,头晕,可大量饮水(或甘草水)解之。(《全展选编·外科》) ⑦治热牙痛不可忍:番木鳖半个,井花水磨一小盏,含漱,热即吐去,水完则疼止。(《握灵本草》) ⑧治癍疮入目:苦实把豆儿半个,轻粉、水花银朱各五分,片脑、麝香、枯矾少许。为末,左目吹右耳,右目吹左耳,日二次。(《飞鸿集》) ⑨治狂犬病:马前子一粒,酒磨成粉末,开水吞服。(《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》)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