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方信息:
[主题]:麦斛
[拼音]:Mài Hú
[英文名]:all-grass of Inconspicuous Bulbophyllum
[别名]:石豆、石仙桃、鱼毙草、果上叶、一挂鱼、羊奶草、鸭雀嘴、石杨梅、万年桃、石枣子、青兰、子上叶、瓜子莲、七仙桃、小扣子兰、石豆兰、石蚊虫、楼上楼、石莲子、根上子、石萸、单叶石枣
[来源]: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麦斛的全草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ulbophyllum inconspicuum Maxim. 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[性状]: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,微波状弯曲,少分枝,长短不一,直径约0.1cm,表面淡黄棕色,节明显,节间长约0.1cm。假鳞茎扁长椭圆形,微弯,稍扭曲,长0.5-1.5cm,直径2-5mm,表面黄绿色,具不规则深纵沟,叶倒卵状长椭圆形,多已脱落。基部具多数丝状须根。质实,体轻,易折断。断面角质状。气微,味淡,具粘性。
[功能主治]:清热滋阴;润肺止咳。主肺热咳嗽;肺痨咯血;咽喉疼痛;热病烦渴;风湿痹痛;月经不调;跌打损伤
[用法用量]:内服:煎汤,6-15g,鲜品30-6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[各家论述]:1.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止虚痨咳嗽,又治风热咳嗽。 2.《湖南药物志》:清热,消瘀,活血,化痰止咳。治风湿痛,月经不调,头晕痛,干咳,牙痛。 3.《闽东本草》:清热除烦,生津解渴。治心烦,口渴,肺热咳嗽,大小便不利,眩晕,疔疮。4.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润肺化痰,滋阴养胃。治肺结核咳嗽,咯血,慢性气管炎咳嗽,肺炎恢复期,慢性咽痛,慢性胃炎,胃酸缺乏,食欲不振,遗精。
[备注]:(1)同属植物广石豆兰Bulbophyllum kwangtungense Schtr.,性味功能与麦斛相同。
[摘录]:《中华本草》
[出处]:出自《唐本草》。
[原形态]:麦斛,附生植物。根状茎纤细,质硬。假鳞茎卵圆形,鲜时绿色,干后变黄绿色,彼此相距约1cm,基部生多数须根,顶生1叶。叶片革质,厚而脆,倒卵状长椭圆形,长1-3cm,宽不及1cm,先端凹缺,基部楔形渐尖呈短柄,全缘,中脉明显。花葶从假鳞茎基部一侧长出,不高出叶,顶生1朵花,具数枚鞘;花小,白色,直径4-5mm;中萼片卵圆形,先端短尖;侧萼片较中萼片长约1倍,卵状椭圆形;花瓣宽椭圆形,边缘撕裂状;唇瓣短小而肥厚,与合蕊柱基部的突起相联;合蕊柱短粗。花期夏季。
[生境分部]:生态环境:附生于山林树干或湿岩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苏、湖南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等地。
[性味]:甘;辛;凉;无毒
[归经]:肺;胃经
[复方]:①治风热咳嗽:果上叶二钱,刺老包三钱。煎水服。 ②治百日咳:果上叶一两,黄连一钱,蜂蜜五钱。煎水服。 ③治肺痨咳:果上叶五钱,白折耳五钱,炖猪肉半斤。汤和肉一次或二次服完,连服三剂。(①方以下出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 ④治小儿惊痫,风火咳嗽声哑:鲜麦斛一两五钱至二两,加猪胰一个,冰糖炖服。(《闽东本草》) ⑤治跌打损伤,咯血:鲜麦斛水煎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 ⑥治颜面疔:麦斛一把,加冰糖少许同杵,敷患处。(《闽东本草》) ⑦治疮毒:麦斛一两。煎水,红糖为引,内服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 ⑧治月经不调:鲜麦斛一两,月季花五钱。炒鸡蛋一只服,白糖为引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 ⑨治风火牙痛:鲜麦斛一至二两。水煎,调食盐少许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