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方信息:
[主题]:杜鹃
[拼音]:Dù Juān
[别名]:鹈鴂(《楚辞》),巂周(《尔雅》),子巂鸟、周燕(《说文》),鶗鴂(《临海异物志》),杜宇、子规(《禽经》),谢豹(《禽经》注),怨鸟(《埤雅》),催归、阳雀(《纲目》)。
[来源]:为杜鹃科动物小杜鹃的肉或全体。
[炮制]:烧存性。
[功能主治]:《纲目》:"治疮痿有虫,薄切、炙热贴之。"
[用法用量]:0.5~1钱;鲜用1只。
[注意]:孕妇忌服。
[摘录]:《中药大辞典》
[出处]:《本草拾遗》
[原形态]:体长约28厘米。嘴暗黑色,基部黄色,形细长而弯曲。眼睑黄色。颊部灰色。背部青灰色;翼长,外侧飞羽内翎有白色横纹。尾羽灰黑色,尾羽中央沿羽轴有白色小斑,在外侧者有白色横纹。腹部白色,杂有细小黑色斑纹。脚细小,黄色,对趾型。 常栖于密林中,初夏间常昼夜啼叫。好食毛虫。不自营巢,常产卵于莺巢中孵化。夏时几遍我国东部。在长江中、下游及以北地区皆为夏候鸟。
[生境分部]:我国北部、东部及南部地区。
[性味]:《纲目》:"肉:甘,平,无毒。"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