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方信息:

[主题]:东北蛔蒿
[拼音]:Dōnɡ Běi Huí Hāo
[别名]:蛔蒿
[来源]:为菊科植物东北蛔蒿花蕾。开花前采收花蕾,阴干。
[功能主治]:驱蛔虫。
[用法用量]:3~4钱,研末加白酒1两,浸一夜,去渣取浸液,置开水上蒸去酒精,清晨空腹1次服下;2小时后再服芒硝6钱(小儿酌减)。
[摘录]:《中药大辞典》
[出处]:《中国药植图鉴》
[原形态]:多年生草本,高达50厘米,全株被丝状绵毛。根亚木质,褐色,稍粗大。茎直立,单生或丛生,基部包有残留的前年老叶柄。根生叶及不孕枝的叶有长柄,叶柄长达5厘米,叶广椭圆状卵形,2~3回羽状分裂,裂片狭线形,茎上部叶渐小,互生,3裂或不裂。头状花序小,无梗或稀具短梗,排成圆锥花序;总苞长约4毫米,外列总苞片狭卵形,中列及内列者狭长圆形,透明,背面有绿纹;小花多数,每3~19朵小花生于头状花序中,黄色或带红褐色的花冠管喉部狭窄,疏生腺点。瘦果小。花期8月。果期9月。
[生境分部]:多生于干旱草原。分布黑龙江、内蒙古、新疆等地。
[化学成分]:含ι-β-山道年。
[性味]:辛苦,寒,有毒。
[复方]:治蛔虫病腹痛:东北蛔蒿五至六钱。研末,加白酒一两,浸一夜,去渣取清液,隔水蒸去酒精,清晨空腹一次服下,二时后冲服芒硝四钱,小儿减量。(性味以下出《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