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方信息:

[主题]:打米花
[拼音]:Dǎ Mǐ Huā
[别名]:马郎花、白花藤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,小元宝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
[来源]:为旋花科植物翼萼藤全草。秋季采收。
[功能主治]:破血,行气,消肿毒。
[摘录]:《中药大辞典》
[出处]: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[原形态]:多年生缠绕草本或藤本,具柔毛或近于光滑。叶互生,圆卵形,长4~8厘米,宽3~7厘米,先端尖锐或长尖,基部心脏形,全缘;叶柄长2~4.5厘米。总状花序具叉状分枝;着生于分枝处的苞片心脏形,无柄,生于花柄基部的苞片呈线形;花萼5裂,裂片线状披针形,具柔毛;花冠白色,长约1厘米,5裂,裂片深达中部;雄蕊5,在管部排列不齐,2枚较高,2枚较低,另1枚居中;花柱线形,柱头椭圆形,2裂。朔果光滑,具椭圆状匙形的宿存萼片。花期9月。
[生境分部]:分布我国长江流域以至西南各地。
[性味]:性温,味辛。
[复方]:①治无名肿毒:打米花根一两。煎水洗患处。 ②治痨伤疼痛:打米花根一两。泡酒服。 ③治高烧:打米花全草一两。煎水服。(性味以下出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