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方信息:
[主题]:大驳骨
[拼音]:Dà Bó Gǔ
[图片]:/zhongyaocai/yaocai_d/dabogu/dabogu_1.jpg
[别名]:大还魂(《广州植物志》),龙头草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大驳骨消、大驳骨丹、大骨风、接骨木、大骨碎、大骨节草、大接骨(《广西中草药》)。
[来源]:为爵床科植物鸭嘴花的枝叶。全年可采,晒干或鲜用。
[功能主治]:活血散瘀。治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血瘀肿痛,月经不调。 ①《广州植物志》:"全株:可以除痰和治女人月经过多症。" ②矿西中药志》:"通经活血,破瘀生新,止痛消肿,续绝伤。治跌打骨折,血瘀肿痛,风湿痹痛。"
[用法用量]:内服:煎汤,0.3~1两;或浸酒。外用:捣敷。
[注意]:孕妇慎服。
[摘录]:《中药大辞典》
[出处]:《广西中药志》
[原形态]:大灌木,高2~3米,除幼嫩部稍被毛外,余均秃净。叶对生,矩圆状披针形或矩圆状椭圆形,长10~15厘米,宽3~6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短尖,全缘,两面均被微毛;具短柄,穗状花序顶生或近顶部腋生,常数个合生,连花序柄长约10厘米;苞片卵形或倒卵形,长约1.5厘米,宽8~10毫米,被微毛;小苞片矩圆形,长1.2~1.4厘米,宽约3毫米;萼长约8毫米,裂片披针形;花冠白色而有紫色线条,长约3厘米,2唇形,上唇2裂或近全缘,下唇3裂;雄蕊2,突出;花柱线形,短2裂。蒴果长约2厘米,被毛,有种子4颗。花期春、夏。
[生境分部]:常栽培于园圃内。分布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[性味]:辛,温。 ①《广西中药志》:"味辛,性温,无毒。" ②《广西中草药》:"味微酸辛,性平,无毒。"
[复方]:消肿止痛,接骨,并治风湿痹痛:大驳骨二两,泽兰一两,透骨消一两,双飞蝴蝶五钱,小驳骨二两,肉郎伞三两,鸡骨香五钱。共捣烂,酒炒热外敷。(《广西中药志》)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