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方信息:
[主题]:穿鱼藤
[拼音]:Chuān Yú Ténɡ
[别名]:大穿鱼草、水杨柳、疏脉山茱萸
[来源]:为山茱萸科植物小梾木的全株。全年可采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[功能主治]:散瘀止痛,止血,接骨。
[用法用量]:内服:研末炖鸡蛋或浸酒。外用:捣敷、研末撒或煎水洗。
[摘录]:《中药大辞典》
[出处]:《红河中草药》
[原形态]:落叶灌木。茎直立,高约3米,幼枝四棱,红褐色,密生平贴细毛。单叶对生;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卵形,长4~7厘米,宽1~2.5厘米,先端急尖,基部楔形,全缘,侧脉2~4对上升达先端,两面被子贴毛,叶柄长5~8毫米。聚伞花序伞房状,顶生,被短柔毛;小花白色;萼齿披针状三角形;花瓣4,披针形;雄蕊4;子房近球形,密被灰白色紧贴的短柔毛。核果卵形,黑色。
[生境分部]:生于半山坡、溪边、林阴处。分布陕西、甘肃、湖北至西南、华南等地。
[性味]:苦涩,凉。
[复方]:①治腹泻:穿鱼藤五钱,研末,炖鸡蛋服。 ②治腰痛,风湿麻木:穿鱼藤干根一两,黑骨头五钱,泡酒五两,每服十毫升,日服二次。 ③治骨折:鲜穿鱼藤、大接骨丹叶各适量,捣敷。 ④治外伤出血:穿鱼藤叶,研末外擞。 ⑤治黄水疮:穿鱼藤叶,研末外撒;或用鲜穿鱼藤,煎水外洗。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