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方信息:

[主题]:白补药
[拼音]:Bái Bǔ Yào
[来源]:为唇形科植物花茎状丹参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
[功能主治]:强筋壮骨,补虚益损。
[摘录]:《中药大辞典》
[出处]:《贵州草药》
[原形态]:花茎状丹参,又名:地梗鼠尾。多年生草本。基生叶6~10枚,叶片长卵形,长3.5~13厘米,宽3~6.5厘米,先端钝,基部心形,边缘具粗圆齿,上面被稀疏短毛,脉上被淡褐色柔毛;叶柄长6~18厘米,暗紫色,被淡褐色卷曲的柔毛。花茎高约30厘米,方形,密被柔毛,花序有时分枝;花2~4朵轮生,花柄长约5毫米;萼钟状,2唇形,带紫红色,上唇全缘,下唇2裂,外被短柔毛;花冠2唇形,长约8毫米,超出萼筒,上唇直立,下唇3裂;雄蕊伸出冠筒外;雌蕊细长。小坚果卵圆形,长约1.5毫米。
[生境分部]:生于阴湿岩上。分布贵州、广西等地。
[性味]:辛,平。
[复方]:①治虚弱干瘦,头晕目眩:白补药一两。炖肉吃。 ②治劳伤疼痛:白补药一两。泡酒服。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