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方信息:
[主题]:垂丝海棠
[拼音]:Chuí Sī Hǎi Tánɡ
[来源]:为蔷薇科植物垂丝海棠的花。2月采收。
[功能主治]: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"调经和血,治红崩。"
[用法用量]:内服:煎汤,3~5钱。
[注意]: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"孕妇忌服。"
[摘录]:《中药大辞典》
[出处]:《纲目》
[原形态]:乔木,高达5米,树冠疏散。小枝幼时紫色,初有毛,后脱落。叶卵形、椭圆形,或椭圆状卵形,长3.5~12厘米,宽1.5~3.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锯齿细小而钝,上面暗绿色,有光泽,常带紫晕,除中脉上有毛外,余均光滑;叶柄有细软毛,基部附有小突起。花4~7朵簇生,色红艳,径3~3.5厘米;花梗细长垂下,与萼同为紫色,无毛;萼片卵形,端钝,边缘有白毛;花瓣常在5数以上;花柱4~5,基部有白毛,其顶生花常无雌蕊。梨果倒卵形,紫色。
[生境分部]:产我国西南部,现已广为栽培。
[性味]:《四川中药志》:"味淡苦,性平,无毒。"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