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方信息:
[主题]:橙子
[拼音]:Chénɡ Zi
[别名]:橙(《上林赋》),黄橙(张籍),金橙(苏轼),金球、鹄壳(《纲目》)。
[来源]:为芸香科植物香橙的果实。10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.
[功能主治]:止呕恶,宽胸膈,消瘿,解酒,杀鱼、蟹毒。 ①《食性本草》:"行风气,疗瘿气,发瘰疬,杀鱼虫(’虫’一作’蟹’)毒。" ②《开宝本草》:"瓤,去恶心,洗去酸汁,细切和盐蜜煎成,食之,去胃中浮风。" ③《玉楸药解》:"宽胸利气,解酒。" ④《纲目拾遗》:"橙饼:消顽痰,降气,和中,开胃;宽膈,健脾,解鱼、蟹毒,醒酒。"
[用法用量]:内服:煎汤。外用:风干烧烟熏。
[注意]:①《开宝本草》:①"不可多食,伤肝气。" ②《本经逢原》:"痁疟寒热禁食。" ③《纲目拾遗》:"气虚瘰疬者勿服。"
[摘录]:《中药大辞典》
[出处]:《食性本草》
[原形态]:香橙,又名:蟹橙。 常绿小乔木,高达4~6米。枝细长,有长棘针。叶互生;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3~3.5厘米,宽约3厘米,先端尖,微凹,基部圆形或圆楔形,叶缘有浅波状钝锯齿或全缘,叶脉不显着;叶柄有阔翼。花单一,腋生,中等大;萼绿色,5裂;花瓣5,白色,稍连合成筒状;花盘环形。果实略呈扁圆形,径4~7厘米,果柄细,萼宿存;果皮粗糙,有皱纹,熟时黄色,易剥离,厚约4毫米,芳香;瓤囊10瓣,肾形,中柱小而充实,果肉及果汁淡黄色,味甚酸。种子约20颗,卵形而大,子叶白色,单胚。花期春季。果期秋季。
[生境分部]: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等地均有栽培。
[化学成分]:橙子含橙皮甙、柠檬酸、苹果酸、琥珀酸、糖类、果胶和维生素等。又含挥发油0.1~0.3%,其主要成分为牻牛儿醛、柠檬烯等。另据报道,挥发油中含萜、醛、酮、酚、醇、酯、酸及香豆精类等成分70余种。
[性味]:酸,凉。 ①《开宝本草》:"味酸。" ②《饮膳正要》:"味甘酸,无毒。" ③《玉楸药解》:"味苦酸,微凉。"
[归经]:《玉楸药解》:"入手太阴肺经。"
[复方]:治痔疮肿痛:来年风干橙子,桶内烧烟熏之。(《医方摘要》)
推荐